吴家锋 董洁 戴笑倩 陈佳莹 冯佳慧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312300
DOI:10.14097/j.cnki.5392/20180321.017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运动服饰的要求也随之发生改变。现在市场上对夜跑服饰的设计不论是在色彩还是纹样上都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年轻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需要设计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对运动服饰设计进行创新。本文通过分析个性换装运动服饰设计和面料二造的关系,结合实践探讨了面料二造的方法、成效及其影响。
关键词:运动服饰设计;背景;面料二造方法;影响
运动服饰在服装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要求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富有时代性。创造出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运动服饰是现代设计者的追求。单一的色彩和纹样不再适应年轻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取而代之的是面料二造来开创的个性化运动服饰设计。因此,如何进行面料二造是应该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除款式造型、服装色彩外,面料的运用和处理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性,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当代人们对时尚有了更高的追求。人们对于服装的选择,不仅仅局限于面料的舒适度,耐用性等。与众不同,能体现自身个性的服装成了当代青年追逐的目标。夜跑服也不例外,而如今市场上,对于夜跑服的设计大都是以简约黑为主,色彩单一,款式也缺乏新意。难以体现消费者的独特性。除直观感受,即服装色彩纹样等外观的个性化之外,服装的工艺性也是创新点之一。市面上的夜跑服,一件仅一种颜色一种纹样,若想根据今日心情喜好来更换搭配,就需购买多件夜跑服,而夜跑服不是日常便服,款式大多相似,仅色彩上有些许变化,购买多件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不免有些浪费。那么,如何创新,用服装的面料二造方式来实现夜跑服的“换装”,就是此次的目标之一。通过面料二造的方法达到运动服饰的“换装”目的,来完成拥有不同的材质,不同工艺,不同的纹样的华丽转变,从单一到多元,单纯到组合。面料二造让设计师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填补市场上的空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此次创新设计,主要是针对夜跑运动服,而服装是具有潮流性,它是潮流时尚的代号,直接体现出消费者的时尚品味。
通过面料二造的方法实现运动服饰的“换装”,是针对原有成衣进行二次设计。根据设计需要,对成衣进行二次工艺处理,使之产生新的艺术效果,它是设计师思想上的延伸,具有无可比拟的创造性。结合个性换装服饰来说,就是在原有的运动服饰基础上,运用各种工艺手法或者结合各种面料、辅料,对原有的运动服饰的形态造型进行重塑改造,使其在视觉和触觉甚至功能性上发生很大的变化。面料二造结合色彩、材质、空间、和光影等综合因素,使原有的运动服饰本身所具有的潜力在美及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拓展了原有运动服饰的适用范围与服饰设计空间。
2.1服装面料及款式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运动服饰有了更高的要求。穿着时需要有较好的舒适性、弹性和延展性,使身体各部位在运动时能够自如。
2.1.1面料的选择
从运动服饰面料的总体趋势来看,主要具有高吸湿性、高密度防风性、防静电、高弹性、超高强力等特点。对于在户外夜跑者来说,这些都是至关重要。对各种纤维进行了解和分析后,决定运用涤棉混纺材质的面料进行个性运动服饰的设计。涤纶纤维比较长、细,织出的面料密度大,有良好的防风防尘效果;在涤纶面料内部嵌入等距离的碳纤维丝(导电丝),一般0.5cm或者0.25cm,这样就使面料具有了释放静电性能,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防静电;涤纶织物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适合做运动服饰的面料。另外,涤纶织成的织物具有光泽,因此运用涤纶材质的运动服往往带有一定的反光,能强夜视效果。提高运动者夜间在公路上进行运动的安全性。
2.1.2款式的选择
在运动服装的款式上,选择的是插肩袖。从外观上来说插肩袖是衣服的袖子的裁片是和肩膀上相连,从裁剪方面来说就是人身体肩肘处,袖子和衣服身的剪裁和平常穿的衣服有所区别。衣服是蝙蝠袖的款式,胸围处比较宽松,便于活动。另外在袖口和衣服下摆有松紧带防止漏风;衣服内有一层内里布,更加防水、透气。这种服装款式更便于个性换装运动服饰的制作和效果呈现。
2.2连接方式整合运用
此次面料二造主要采用拆分后替换的方式来进行服装纹样的变化。主衣与替换面料之间的连接方式则成为着重考虑的关键要素之一。运用什么样的连接方式才能不影响衣服的美观性、舒适性和便捷性。起初运用拉链来连接,拉链不仅具有连接的作用,同时独特造型的拉链还能起到装饰的效果,但考虑到这种方式不够舒适。而且进行面料替换的部位在背部,面积较大,由于拉链的直线造型,则造成使用拉链连接时很难在的拐角处流畅的拉合,造成隆起,两块面料之间不够贴合, 因此采用拉链在拼合处进行连接的方式不合理。单个的纽扣不存在拉链难以弯折的缺点,但是,使用纽扣会影响纹样的完整性,它出现在面料的表面,会遮盖一部分纹样,即使采用形状较小的透明纽扣,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美观性。并且,这件衣服主要作为夜跑服,运动时,纽扣还容易掉落。在多次试验后,结合所要进行二造的主衣,在连接方式上,决定采用金属暗扣和魔术贴结合在衣服的背部、肩部(如图1)处进行连接拼合。主要使用金属暗扣固定位置,魔术贴加以辅用,使两块面料更加贴合。这两种连接方式都在两块面料之间拼合,从外部难以看出,不影响服装纹样的美观性。也便于替换,不影响穿着时的舒适性。
2.3色彩运用及纹样设计
户外夜跑运动服饰的色彩多从安全性方面考虑,多选用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再用无色彩或互补色调进行调和点缀。整歌色彩搭配追求跳跃性及醒目感。这种显眼的设计运用在户外运动休闲服装上,有利于保护使用者在户外运动时安全。近些年,户外运动也开始加入了一些比较醒目的流行色,如黄绿色、桃红色、橙黄色。这一方面是因为户外夜跑运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在纹样设计上参考并结合印度教—佩斯利纹样、以及阿拉伯纹样、印第安图腾柱的纹样,这些纹样利用花卉、蔟叶或几何等图案做要素,有时也用动物和人体轮廓或几何图样来构成一种直线、角线或曲线交错、复杂的图案,符合纹样设计需要。
2.4运用荧光染料进行印花
“分散荧光墨水喷墨转移印花系通过热升华方式,将印花纸上的分散荧光染料转移到涤纶织物上。”采用该法印制的产品,有图案精度高,具有荧光性能,织物饱和度和鲜艳度显著提高等优点。
分散荧光墨水喷墨转移印花是近些年来普遍运用服装上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快捷,优点颇多,成效显著。在此次个性运动服饰换装的项目中也运用到了这项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运动者在夜间运动的安全性,还能提升运动服饰的品质感和美感。
综上所述,此次设计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面料二造对原本成衣款式进行的二次改造,设计出可拆换的“板块”。再通过分散荧光墨水喷墨转移印花工艺,将设计好的纹样转移到可跟换的“板块”,在魔术贴和金属暗扣的综合运用下,使“板块”能够与成衣完美连接,最终达到对运动服饰个性“换装”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运动必需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年轻人追求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影响下,寻求方法,将面料二造运用到夜跑服的设计中,通过个性换装的创新方式满足这一想法。打破常规夜跑运动服的设计,把面料再造的工艺与色彩、纹样进行创新结合与升华。就可替换的部分而言,色彩、纹样更为丰富,走出现有夜跑图案传统,造型单一的框架;就夜跑服整体而言,经过面料二造的夜跑运动服,在外观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能跟随潮流趋势随性更换、拼接。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换装,更是从一件夜跑服上体现出设计师的灵感和想法,也能从消费者更换的颜色图案透露出消费者的个性和他们的消费心理。材质的不同能保证在不同天气状况的影响下夜跑运动服的透气性,工艺的不同也能全面保障消费者需求,可随时换装的夜跑服为夜跑带来了更多的乐趣。但即便换装再随意,回归设计源头,在色彩的运用上仍会多选择醒目的颜色,以起到警醒的作用,始终以保证夜跑安全性为初衷。将安全和时尚以不冲突的方式表现在一件夜跑服上,将运动化、多元化、人性化,保暖性、时尚性、功能性相结合,让原本普通的夜跑服变得不再普通。
运动服饰的行业现状与市场需求相左,使得运动服饰的发展相对进入滞缓期。通过面料二造以及对夜跑服饰连接方式的整合运用、纹样的系列设计以及荧光印花知识的合理运用打破消费者对传统运动服饰的刻板印象,使个性换装运动服饰具有传统运动服饰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满足了运动服饰的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魏迎凯,乔梅.服装设计中的面料再造研究.合肥服装学校,2008.
[2]卜广玖,王潮霞,付少海;张霞.分散荧光墨水喷墨转移印花的荧光性能.江南大学,2010.
[3]邱庄岩,浅谈户外运动服设计.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
[4]陈飞峰;,郑高杰.面料再造在服装设计中运用探析.闽南理工学院,2017.
[5]吴晓菁;温金.惠州学院.服装设计中面料再造的运用,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