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P系统的薪酬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探索 —— 李航

2018-05-14

基于ARP系统的薪酬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探索


李航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    100015


中图分类号:D035.2


摘要:薪酬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重复度高、细致敏感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外部政策变化、内部迫切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亟需一套贴近企业实际的薪酬信息化管理平台,解决薪酬维护的精准高效、薪酬激励及时到位、绩效反馈全面规范、工资审核合规便利、统计分析自动智能化,极大地实现工作效率提升、效果改善的局面。本文是基于对ARP系统深度二次开发的实践,围绕实际需求,搭建智能化的信息逻辑及架构布局,建立规则设置及信息维护等管理输入,视觉优化前中后台功能窗口等,既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为员工提供便利,又为薪酬管理人员工作提高了效率效果。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深度开发


一、背景及意义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变革的引领者、组织战略的推进者、组织业务的合作伙伴、员工成长的支持者。薪酬是事关企业、员工个人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薪酬管理的能力建设能极大地发挥出人员激励的重要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薪酬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重复度高、细致敏感的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外部政策变化、内部迫切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亟需一套贴近组织实际的薪酬信息化管理平台,解决薪酬维护的精准高效、薪酬激励及时到位、绩效反馈全面规范、工资审核合规便利、统计分析自动智能化,极大实现工作效率提升、效果改善的局面。

某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通过ARP系统进行,毋庸置疑,ARP人事薪酬系统作为企业薪酬管理的统一载体,为薪酬管理迅速、规范、有序地开展起来做出来巨大贡献。但是,通用型信息化系统难以满足个性化要求。因此,在人事管理各项工作规范运行基础上,如何优化各个模块,推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增值价值,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二、薪酬管理需求分析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最基本和最常规的业务,每月不同人员的薪酬数据达数万个,包含着大量人员的变动信息、考核调整变动事项,以及薪酬政策要点,关系着职工的切身利益、组织的人工成本。薪酬管理对数据准确性和发放及时性要求极高,对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耐心细致和工作效率要求也极高。通过开展普遍访谈,薪酬管理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效性强,重复多、强度大,迫切需要提升效率。薪酬时效性强,方式重复、内容琐碎、任务繁重,常常需加班加点,迫切需要提高工作效率。

(二)事关诸多利益,责任重大,迫切需要保证效果。薪酬关系到组织、部门、个人等利益,密切相关,责任重大。一般要求有薪酬管理者细心、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但人为失误很难避免,工作中迫切需要保证工作成效。

(三)决策性支持的数据分析,迫切需要体现薪酬管理价值。薪酬是人力成本的体现。在当前改革发展局面下,薪酬是各方面都高度关心、关注的领域。组织领导层在决策时,往往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提供全面的薪酬成本数据供决策层参考使用。

(四)管理工作难以量化,迫切需要衡量和估算薪酬管理的业绩。薪酬管理者很难说出岗位的贡献度是什么,也迫切需要衡量和估算自身的价值。

三、信息化平台应具有的主要功能

通过广泛讨论和分析,薪酬信息化平台要重点实现以下几个核心功能点。

(一)薪酬维护自动化

在薪酬信息化平台进行人员薪酬相关信息的维护和管理,通过信息化平台后台的规则和公式设置,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计算产生准确的薪酬数值,与时间相关的规则内容可自动提示,不用人工干预具体数值,对人脑记忆进行补充。进而从而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重复工作量,更减少人工核算可能出现的误差率。可自动化的工资项目包括:(1)岗位等级变动影响的数据。(2)大量需要公式计算的工资项数据,包括新入职、转正、休假等需要按工作日核算的相应工资项可依据计算公式从平台直接提取天数、相应工资项进行自动计算;年度社保、公积金基数可按设定公式提取自动计算。

(二)绩效反馈规范化

为发挥绩效的激励作用,企业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员工考核情况对人员的激励薪酬进行调整。通过在薪酬信息化平台为部门负责人设置薪酬管理账号,绩效反馈数据从平台中直接填报,减少纸质归档,同时设置提醒功能和默认规则,减少信息传递的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三)工资审核便利化

薪酬审核对于工资发放的准确性、合规性十分重要,但是面对庞大的工资发放数据,审核往往只能做到宏观和关键的把握,无法确保面面俱到。薪酬信息化平台变动清单自动生成、变动数据明显标注,提示审核人重点关注工资变动项,并可通过工资变动项追踪到变动的原因,便利于工资审核做到更为准确和全面。

(四)纳税筹划科学合理化

绩效奖励的发放过程中提前进行纳税筹划,将之分摊至多月发放,通过薪酬信息化平台的合理计算,取税收负担最轻的一种方式,合理实现员工利益最大化,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增值服务作用。

(五)统计分析智能化

薪酬信息化平台能够迅速准确进行单位人工成本统计分析,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可按照各类统计、审计、财务预算等需求,定制统计分析模块,实现统计数据一键完成,图表分析自动生成。

四、信息化架构及其布局

(一)底层布局。薪酬信息化平台底层布局在ARP人事薪酬系统的基础上,逻辑和结构与ARP薪酬系统相同,数据在两者间实现双向对接。在薪酬信息化平台实现薪酬维护,在ARP系统进行薪酬运行,在薪酬信息化平台进行统计分析。

(二)中层管理。中层管理主要包括规则设置和信息维护两个方面。(1)薪酬规则设置。将企业薪酬管理政策和办法,转化到薪酬信息化平台内部,设置各个工资项的管理规则。(2)薪酬信息维护。人员基本信息在ARP系统提取,自动获取入职时间、岗位等级、变动时间和类型情况等信息对应的工资数值。

(三)前端显示。前端显示包括工资发放表和统计分析图表。在中层管理的基础上,前端预显示工资运行数据,根据工资变动项的审核提示信息进行审核校对,及时调整工资维护信息。在ARP薪酬系统运行后,前端显示可直接打印的工资表单。在统计分析模块是常用的统计分析图表,如年度/月度工资总额、人均工资;各部门工资总额和人均工资、含五险一金的人员成本总额及人均成本等。

五、实践成效

通过开展智能化薪酬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一是使薪酬大数据得到有效管理,及时、全面、准确的薪酬信息便于领导决策。深度开发的薪酬信息化平台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模块化选择,即时提取,无需等待,随取随用,使各类薪酬数据得到管理、监测。二是实现薪酬维护自动化、智能化,降低操作者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效果。深度开发的薪酬信息化平台实现了薪酬维护自动化和统计智能化,审核校对更为便利,提高了薪酬审核的效率和质量,使大量重复性和操作性工作量得以减轻,人工干预数据得以规避,薪酬变动了解更加全面变详细,极大地降低了薪酬主管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成效,实际工作更加轻松和得心应手。三是深度开发实现了全员个税筹划的最佳方案自动测算,经济效益明显。如通过税收合理筹划和薪酬平台的最佳方案测算,在人员成本不变的基础上,信息化平台为全员合理节约大量个人所得税,经济效益明显,切实彰显人力资源工作的增值价值。

智能化薪酬信息化平台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次管理创新,管理改进无止境,薪酬平台仍需根据实际需求不断更改调整并优化改进,推动信息化与实际工作的进一步融合,提高薪酬管理的水平。下一步还需要根据政策调整和完善,信息化平台的基础设置;还需要对平台使用界面更人性友好和美观方面进行优化。在能够满足使用的基础上,平台的人性化建设还需要改进,如表格可透视、筛选更符合习惯等功能、平台的视觉效果更美观等可逐步开发完善。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管理[M].彭剑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基于ERP系统的薪酬管理系统应用[J].夏志军,树玉琴.科技与企业. 2011(12)

【3】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在ERP系统下的再造[J].刘迎迎.财经界(学术版).2016(23)

【4】浅谈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薪酬管理信息化中的作用[J].王惠玲,王雪蕾.科技视界.2012(05)


作者简介:

李航,(1984),女,汉,河南,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经济师中级,硕士,双创教育,质量管理。

阅读239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