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途径 —— 马淑萍

2018-05-14

新时期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途径


马淑萍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   045499


摘要:新时期,事业单位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发展的主力,为了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保持事业单位的可持续性、长远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通过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全面提升事业人员积极性与事业单位工作质量。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途径


引言

我国事业单位涵盖教育、房建、科技、医疗等多个领域,事业人员是我国建设发展的主力军。正是因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付出与努力,才使我国在各个领域有了较大的发展,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只有对事业单位进行不断发展改革,才可以保证事业单位长远性与持续性,提高事业单位职工的积极性,提升事业单位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对于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中所存在的员工思想认知局限,考核评价难以服众,工资增减空间狭窄等问题,事业单位应进行前期动员疏导员工思想,实时解决员工反馈问题,建立完善优质考核制度,组建绩效工资管理小组。


新时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创建绩效工资制度的前提条件是拥有合理化、科学化的岗位设置,工作岗位不同,员工的职责与劳动技能也必然不同。对已有岗位进行实际分析、科学探讨,采用阶梯式、逻辑化的方式拟定岗位说明书,这既是绩效工资制度考核的依据,也是员工应遵守的个人行为标准。只有制定一套合理、科学、系统的岗位设置制度,才能实现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做到岗变薪变。

(二)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职工积极性

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是为了改变目前事业单位实施的“平均主义”工资分配制度,是为了打消很多事业单位员工“旱涝保收”的思想,是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热忱,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是关乎到每一位员工自身的,是以绩效为基础,为员工发放工资,这就需要员工进行不断的努力,扩大自己的绩效来达到工资的增涨。此外,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事业单位的延续与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工作质量

在以往的薪资分配制度上,无论事业单位员工在工作中态度好坏,工作质量能否维持标准,都不会影响员工的收入。这样的薪资分配方式既影响了事业单位工作上的整体效率,也会让一些优秀、踏实、肯干的员工形成堕落心理,变的一样应付了事,更甚至影响了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后,这些负面问题迎刃而解。通过绩效来分配工资,有效地解决了员工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并形成了良性竞争。员工通过自身工作认真程度与质量来决定薪酬的多少,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员工的工作质量与服务质量,从而也提升了人民对事业单位的看法与评价。


新时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面临的问题

员工思想认知局限

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中之重,传统工资分配观念给员工带来很大的误区,由于工资涉及到员工自身利益,员工对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存在很大的疑问。部分员工认为绩效工资是归属个人所得,不应该进行重新分配,严重损害了员工自身利益,对于一部分高收入员工来说,进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后,收入并没有增长,反而在降低,甚至出现“唯绩效论”,忽略工作中其他方面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工作认真程度,违背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最初的本意。

考核评价难以服众

事业单位在进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时,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以定性评价为主,过于形式化,没有可以实际操作的打分凭证;没有具体的绩效指标,无法有效实时地查看员工工作质量,日工作量,对单位的贡献等;各事业单位考核标准不一,过于笼统,不同事业单位与相同事业单位不同部门均存在工作性质不同,工作贡献度不同等问题。没有一个真正严谨合理的考核标准,以出勤为主的单一考核方式,无法对绩效考核模块达到公平、公正、公开,就难以令员工达到信服,遵从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这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进行工资制度改革的进度,大大增加了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难度。

工资增减空间狭窄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国各地消费水越来越高,人民只能从工资的增加来满足对生活质量的提升。而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主要依靠年中、年底两次审批考核后发放,由于岗位工资在事业单位工资占比过高,导致绩效工资微乎其微,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对工资涨幅影响不大,大多数员工最后年度实际工资与改革后实际工资并无较大变化。


新时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有效途径

前期动员疏导员工思想

事业单位的领导与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负责人员应充分理解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意义,意识到绩效工资改革的重要性,并付之行动。此外需要加强对绩效工资的管理理念,合理运用改革制度,不局限于当前,从全局发展的角度来创建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有远见的看待此次改革。只有高层管理者能够接受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才可以继续向下发行,深入到每一个员工。事业单位高层管理者要积极组织开展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宣传活动,为员工答疑解惑开解员工,解决员工对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误解,培养员工自觉调整思想状态,让员工真正认识到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对员工个人与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增强事业单位整体发展的稳定性、员工工资分配明确等方面;另一方面,要加快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脚步,加大改革力度,严格贯彻落实到底,加强制度改建,从事业单位内部彻底完成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实时解决员工反馈问题

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时需要时刻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及时得到员工的反馈,解决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期间与改革后存在的问题,如出现绩效工资制度无问题,员工仍有异议时,事业单位需对员工进行有效开导,为员工指明方向,给予员工归属感,提升员工集体荣誉感与事业单位的忠诚度。

建立完善优质考核制度

只有完善优质的考核制度才能做到开展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有条不紊,顺利进行。我国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前,应提前完成绩效工资考核的标准,且考核制度应该是科学完善的,公平公正的,人性化的。绩效工资考核制度不仅要有充足的理论体系为支柱,还要切合实际,根据本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工作性质,已有的员工薪资制度等方面结合具体改革时遇到的问题,对绩效工资考核制度进行拟建以及改革期间的调整。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应透明化,公开化,让事业单位全体员工都可以清晰的看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绩效工资考核制度首先得到内部支持,为改革进度缩短时间,真正让员工满意放心,从心里接受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组建绩效工资管理小组

绩效工资如何分配,是此次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如不能达到公平、公正、公开,则很难让人信服,容易引起员工集体不满,影响改革进度,未来的工作质量。在绩效工资分配问题上又存在很多敏感因素,很难处理与解决,所以事业单位应组织创建绩效工资管理小组,负责绩效方案的编写,发行,监督,及薪资分配等工作,对绩效工资管理透明化,增添员工对事业单位的信服力,让绩效工资分配合理、公平、权威。

结语:由于传统的薪资分配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正在逐渐被大多事业单位所接受,虽然目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改革困难,不被员工所接受,考核制度不一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总是要被克服的。在这个关键时期,事业单位也应与员工密切沟通,切实推进改革工作的进度,认真完善考核体系,加快创建绩效工资管理小组,从本质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宪.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研究[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7,10(01):15-24.

[2]张丽.浅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J].经济论坛,2009(14):31-33.

[3]胡燕.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09,30(04):155-158.

阅读207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