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贵州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研究
黄丽华 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贵州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6dxs03。
摘要: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可以高效整合物流资源、降低流通环节的物流成本,进而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本文在对贵州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介绍了云计算、大数据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云计算和大数据对贵州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贵州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模式。
关键字: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物流;物流模式;云计算;大数据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农村成为众多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竞相角逐的市场,贵州省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保驾护航。在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扶持下,农村电子商务得到迅猛发展,但农村地区依然普遍存在“农产品难进城,工业品难下乡”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物流体系不健全,物流成为制约农村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短板。农村电子商务涉及“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两部分内容,农村商品多种多样,既有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也有农村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可回收废弃物等。因此,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整合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利用云计算强大的资源共享能力及大数据对数据的快速处理能力构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够高效整合农村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实现“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物流的衔接,对于促进贵州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是指农村地区从原材料采购到农产品生产、储藏、流通加工直至销售的多种活动以及农村居民获得生产生活用品整个过程的集成[1]。城市居民买菜贵,农村居民购物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沈苑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物流配送环节出发,通过合理规划、资源整合等方式,提出了城乡农超对接的双向物流模式。上官绪明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物流的特征,创新性地把农产品上行物流和农资下行物流有机整合起来,提出了基于城乡双向流通视角的农村物流模式。云环境下的电子商务物流能够有效解决物流成本高、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公双雷深入分析了云计算对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云环境下中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模式[2]。余小花对国内农村物流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从双向流通的角度提出农村双向物流供应链模式。高连周在对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这两类新技术的智能物流发展模式[3]。綦方中等对中国农产品传统物流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物流模式[4]。农产品具有易腐、易烂等特性,王娟娟因此将云计算和大数据引入农产品物流,以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提高物流效率。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中比较典型的就是美国、荷兰和日本,美国主要发展以超市为主导的物流模式,荷兰的物流模式以公益批发市场为主体,日本则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主体的物流发展模式。陈乐天总结了发达国家生鲜农产品的物流发展模式经验,提出我国农产品物流应提高农产品的组织化、标准化生产,建设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同时应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平台,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5]。
农村物流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近年来,农村物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针对农村物流发展模式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村物流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农村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是解决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瓶颈的一种有效模式。当前,针对贵州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引入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探讨适合贵州实际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模式,以期促进贵州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持续健康发展。
贵州省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物流需求增长快速,呈多样化发展
农村物流需求增长快速。根据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可知,贵州省农产品产量相对于全国其他省份来说总体靠后,但在粮食作物和林产品中,薯类、油料、甘蔗、烟叶、茶叶以及松脂、生漆等的产量却排在全国前列。贵州省第一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726.2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640.61亿元,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农村商品多种多样,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农产品,农药、化肥、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农民生活必需品以及农村可回收废旧物品等。农村商品的多样性决定了农村物流的复杂性,一般的生活必需品通过普通物流就可以完成配送,水果、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由于不易保存,需要冷链物流进行运输,像农业机械等大型商品,又需要特殊物流的支撑。因此,农村物流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形成一个复杂的物流系统。
物流组织规范化程度低
目前,贵州省农村物流服务组织形式多样,既包括国有性质的物流主体,又包括其他自营物流主体等,形成一种小、散、乱的局面。国有性质的物流组织包括邮政系统和供销合作社,由于邮政系统和供销合作社具有传统优势,物流网点较多,覆盖面较广,深入乡镇等农村地区,因此,在农村物流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在贵州大力推进邮政设施向乡镇延伸的基础上,2015年贵州邮政实现乡镇全覆盖,成为农村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贵州省农村地区还存在第三方物流、电商企业自营物流、批发商自营物流、零售商自营物流以及个体农户自营物流等多种组织形式。贵州省农村物流组织经营比较分散,缺乏规范化的管理,物流专业化、社会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
物流环节过多,加剧物流成本
贵州省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程度较低,农户触网存在困难,农民因此难以获得市场需求信息。因此,大部分农户只得采用传统的物流模式将生产的农产品销售给农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商或农产品加工企业,由其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包装等,最终通过超市、便利店、小摊贩等零售商销售给消费者。在传统物流模式的配送过程中,由于中间环节过多,空返问题突出,加剧了物流成本,造成物流资源的极大浪费。
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贵州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
云计算能够实现物流信息等资源的实时共享,大数据能够快速地抓取、处理海量的数据,云计算和大数据在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近年来,贵州省利用生态环境好、气候凉爽等优势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并取得一定成效。针对当前贵州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存在的问题,可以借助贵州的大数据产业作为基础,以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让城乡物流各流通主体之间实现物流供需信息的实时共享,形成双向流通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模式。
(一)云计算和大数据概述
对于云计算的定义,存在多种解释,NIST指出:云计算是一种按需使用、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用户通过网络进入可配置的资源共享池,按需使用其中的服务,这些资源只需进行简单、便捷的管理和交互就能够被快速提供。根据云计算所提供服务类别的不同,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可以分为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大数据是一个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的数据集,它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大数据有4大特点:一是数据体量巨大,从单位上来说,起始计算量至少是拍字节,一拍等于1000T;二是数据类型繁多,包括网络日志、视频、图片、文本、地理位置等多种类型的信息;三是数据价值高,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能够产生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即价值密度低,但商业价值高;四是数据处理速度快,可以实时从多种类型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总之,只有满足以上四点,才能称为大数据。
(二)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架构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利用精确的环节控制、智能的决策支持及实时的信息共享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各环节的信息化。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各流通主体在平台的支持下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构建协同物流和智慧物流的发展环境。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涉及到的流通主体(包括农产品上行流通主体、工业品下行流通主体以及物流服务商)都集结在一起,利用云计算将各流通主体的物流供需信息整合成物流资源池,各种物流信息资源相互展示和互动,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资源进行动态匹配,按需达成交易。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主要包括三个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系统以及大数据处理系统。各流通主体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发布物流供需信息,同时还能够对物流信息进行查询和追溯;大数据处理系统利用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从物流信息系统抓取物流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整合及储存;物流管理系统主要是对物流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大数据处理系统的处理结果高效地配置物流资源。在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农产品上行及工业品下行过程中涉及的各流通主体,可以提前将物流供需信息(如车辆类型、装载量、路线等)发布在平台上,利用平台对物流供需信息进行实时整合、动态匹配。例如,当农产品批发商将农产品配送至城市时,可以提前将返程时的物流供给信息发布在平台上,利用大数据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搜寻从城市向农村地区配送工业品的物流需求信息,如果刚好匹配,则可以快速接单,物流业务达成。该平台能够实现城乡双向物流的有效衔接,降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空返率,减少物流资源的浪费。
结束语
构建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需求,实现城乡双向物流的有效衔接,形成双向流通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模式,从而减少物流资源浪费、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此外,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创新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模式,能够减少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对保障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毅.基于城乡双向流通的农村E物流模式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6,(05):143-144. [2017-08-11].
[2]公双雷. 云环境下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研究及应用[J]. 价格月刊,2015,(06):49-53. [2017-08-15]. DOI:10.14076/j.issn.1006-2025.2015.06.13
[3]高连周.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11):350-352. [2017-08-11].
[4]綦方中,郑婷婷,潘凤钗.基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2012,(11):106-108.[2017-08-11].
[5]陈乐天.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研究[J].价格月刊,2015,(10):73-76.
作者简介:
黄丽华(1991-),女,汉族,贵州毕节人,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