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创业动机及其影响研究 ———— 潘斌 黎志华

2018-04-03

潘斌.jpg

大学生社会创业动机及其影响研究

潘斌           湖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   410028

黎志华(通讯作者)    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410028

    DOI:10.14097/j.cnki.5392/20180321.026

课题资助:

课题1:长沙市科技局软课题“大学生社会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机制研究”,编号kq1701039.

课题2:湖南省财政厅2017年教育专项“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


摘 要:创业行为发生与创业动机的萌芽和不断强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创业动机产生和强化的过程是创业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等调查,探索大学生社会创业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并寻找他们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创业;动机;影响因素


一、背景及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社会所提供的职位远比不上实际所有人数。这就导致人们的就业困难,强调创业对解决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接受了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热情、知识和能力,容易产生社会创业的意愿与动机。就心理学角度而言,动机一般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1]。创业动机即人们的一种愿意,是隐藏在创业行为背后的人类行为的驱动力。对创业动机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和掌握创业动机规律从而影响到创业的方向和绩效,也可以为即将开展社会创业的个人及企业提供参考。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创业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创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促使学者对社会创业的研究日趋广泛,但是,理论界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学者们对社会创业的研究多为相关概念的辨析和和理论探讨方面。这导致了如今迫切需要对社会创业的理论研究进行拓展和深化。同时,社会创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进步。它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解决了社会问题[2]。

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自主创业的比例并且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成功率远低于社会创业成功率。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问卷法是现代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它是指用调查表进行的调查[3]。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和创业动机问卷,对有社会创业意向或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大样本抽查。用网络形式发放问卷,共收集有效问卷200份。

统计分析法。根据相关理论,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对样本进行分析和检验,先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再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关的影响因素

动机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受个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创业动机,如前面所说,是个体创业行为的驱动力,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影响创业动机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同样的,社会创业动机也是如此。

要研究动机影响的因素就要探讨个体和环境对动机的影响。

(一)个体因素

就创业个体而言,影响因素主要为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社会特征和认知特征。其中还包括个体的经验、满意度、贡献、生活形态、知识、训练、理想与目标、成长历程,甚至是个体所拥有的物资状况。这些特征影响创业的意图、机会搜寻、评估与开发。

自我效能感,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任务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何种水平上完成该任务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4]。人们只有对创业成功具有强烈的信念和自信的时候,才有可能产生稳定的创业倾向。即自我效能感越强,创业动机越强。

个体拥有的资源水平也会影响社会创业动机。个体如果拥有较多的资源,能够促进创业者产生创业倾向,对创业的可行性产生积极的影响。即个人所有的创业资源越多,创业动机就越强烈。

(二)环境因素

从环境方面说,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总体状况,也包括周围的文化氛围和政府对创业的支持程度,还有市场需求、工作力量、社会力量、技术和文化力量,这些都能对社会创业动机产生影响。此外,制度, 尤其是管理制度对潜在创业者的影响很大。

网络对社会创业动机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们为创业者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指导。社会网络支持不仅创业者使获得宝贵资源,同时也让他们保持旺盛的创业精神。

另外,家庭经济状况、家人支持程度、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职业类型、学校的创业教育、创业帮扶、创业环境等等,都对社会创业动机具有一定的影响。

大学生的就业市场环境是大学生社会创业动机的重要影响因素。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如高校扩招、经济危机等,导致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面临毕业等于失业的问题。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职业期望,而目前的就业形势却无法满足他们的职业要求。因此,当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时,进行社会创业的动机就强烈。反之,社会创业动机就不强[5]。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次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先在网络上发放问卷,再进行整理,共有效回收200名长沙市某高校大学生的问卷,其中男生102人,女生98人。所发问卷为大学生社会创业动机及其影响因素问卷,共分为四个部分,共64个问题。第一部分是个人信息,第二部分是大学生社会创业动机,第三部分是个人特质,第四部分是环境因素。并对所得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一)个人基本信息

1、不同性别的学生,其社会创业动机水平也不同。男大学生的社会创业动机水平高于女大学生。本次调查中男生人数占51%,女生人数占49%。由表可知社会创业动机与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不同专业的学生,其社会创业动机水平也不同。经管类、医学类专业的学生社会创业动机都较低。本次调查中理工类人数占32%,经管类人数占18%,医学类人数占17%,其他人数占33%。由表可知社会创业动机与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3、学生是学生是否是独生子女,对其社会创业动机的影响也不同。独生子女的社会创业动机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本次调查中独生子女人数占60%,非独生人数占40%。由表可知社会创业动机与是否独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4、学生家庭状况,对其创业动机的影响也不同。家庭情况较好的同学的社会创业动机高于较差的学生,但是当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时,其社会创业动机水平降到最低。即县城的学生的社会创业动机低于乡镇和大中城市的。本次调查中乡镇人数占40%,县城人数占26%,大中城市人数占44%。由表可知社会创业动机与家庭状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5、是否有家人从商,对其社会创业动机的影响也不同。有家人从商的学生的社会创业动机水平高于没有家人从商的学生。本次调查中“是”人数占61%,人数“否”占39%。由表可知社会创业动机与是否有家人从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表1 各变量之间的差异检验

变量

类别

创业动机



均值

人数


总体

107.792

102

性别

99.985

98




T=6.936*

专业

理工类

108.381

63

经管类

99.054

37

医学类

98.000

34

其他

103.894

66


F=90.695**

是否独生

106.628

120

98.481

80


T=8.465***

家庭状况

乡镇

101.886

70

县城

98.255

51

大中城市

108.089

79


F=122.698**

家人是否创业

106.582

122

98.445

78


T=8.420*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二)个人特质

有研究表明,具有目标坚定、坚持不懈、敢闯敢干、吃苦耐劳等个性格特征的大学生拥有较强的社会创业动机,是大学生社会创业稳定的驱动力[5]。

但是,本次研究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的相关分析,p=0. 027<0.05,认为大学生社会创业动机与个人特质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显著。

如表2所示:

表2 创业动机与个人特质的相关


创业动机

个人特质


创业动机


Pearson Correlation

1

0.414*

Sig.(2.tailed)


0.027

N

200

200


个人特质


Pearson Correlation

0.414*

1

Sig.(2.tailed)

0. 027


N

200

200


表3  创业动机与个人特质的回归


创业动机


β

ΔR²

个人特质

0.380**

0.613

0.615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个人特质对创业动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三)环境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创业动机。此外,大学生接受的校内外各种社会创业培训也会影响其社会创业动机。由表7所得:p=0.002<0.01,创业环境因素与大学生社会创业动机呈正相关,相关显著。

表4  创业动机与环境因素的相关


创业动机

环境因素


创业动机


Pearson Correlation

1

0.866**

Sig.(2.tailed)


0.002

N

200

200


环境因素


Pearson Correlation

0.866**

1

Sig.(2.tailed)

0.002


N

200

200

表5  创业动机与环境因素的回归


创业动机


β

ΔR²

环境因素

0.352**

0.731

0.742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环境因素对创业动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五、结束语

目前,中国学者对“社会企业”这一概念的认识过于宽泛和模糊,因而搜集实证研究数据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认为,需要适当借助国外的先进理论,研究国际范围内社会创业的研究方法,进而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对社会创业进行研究。

社会创业是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的方式,让学生把知识和技能转换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创业动机和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后发现, 高校大学生社会创业的比例偏低。解决途径如通过构建创业支持系统,在政策上做得更细致[6]。制定相应政府政策,构建高校教育体系,支持社会实践与服务,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社会创业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永国.《公共管理定量分析方法》[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9. 30.

[2] 钟卫东等.创业自我效能感、外部环坡支持与初创科技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孵化器在孵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5.

[3]刘瑛, 贠晓燕.大学生创业动机概念模型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1,1:155.




阅读22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